单侧面部萎缩
半侧颜面萎缩症,又称Romberg氏病,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
内容目录
单侧面部萎缩的概述
半侧颜面萎缩症,又称Romberg氏病,进行性面偏侧萎缩症。
单侧面部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病因未明 。可能为遗传疾病。认为是植物神经系统的中枢性或周围性损害,引起单侧面部组织的营养障碍,单侧面部组织全部萎缩,其中皮下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萎缩较明显。15%伴有大脑半球萎缩,可能是同侧、对侧或双侧性的。
单侧面部萎缩的检查有哪些?
特征为面偏侧组织一部或全部进行性萎缩。
女性约占3/5,20岁前发病者占3/4,起病隐袭。左侧较多见,面部萎缩多从一部分开始,进展速度不定,一般约2~10年发展成面偏侧全部萎缩。5%的病例累及两侧面部,除面部萎缩外,常可涉及软腭、舌和口腔粘膜,偶见同侧颈、胸以至躯干和四肢萎缩(约占10%)。患侧面部凹陷呈老人貌,与健侧呈鲜明对照,头发、眉毛、睫毛常脱落,有白斑、皮肤痣等。可有面痛或偏头痛,感觉障碍少见,除患侧汗腺和泪腺调节障碍外 ,可见Horner氏综合征,少数患者有癫痫发作,约半数脑电图有阵发性活动。伴有大脑萎缩者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单侧面部萎缩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一、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rogressive systemic sclerosis):为一种风湿性疾病,一型局限于皮肤,另一型兼及内脏 。常为20~50岁间的育龄妇女,男女之比约为1:2~3。常先有雷诺氏现象(90%)或对称性手指肿胀可僵硬,皮肤病变一般先见于手指和双手或颜面,呈肿胀浮肿,无压痕(肿胀期),继之皮肤增厚变硬如皮革,无光泽(硬化期),最后皮肤萎缩(萎缩期),皮肤病变逐渐向臂、颈、胸腹部蔓延。面部正常皮纹消失,面容刻板,张口困难,硬化部位色素沉着,间以脱色斑。
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acioscapulohumeral mucular dystrophy):发生于青少年的缓慢进行的面肌萎缩,特殊的“肌病面容”,为上睑稍下垂,额纹和鼻唇沟消失,表情运动微弱或消失,因口轮匝肌的硬性肥大嘴唇显得增厚而微翘(猫脸)。伴闭眼不紧,吹气鼓腮不能,肱、肩、面肌肉萎缩,上臂抬举无力,上肢平举时肩胛骨呈现翼样突破。血清激酸磷酸激酶(CPK)、丙酮酸激酶(PK)等活性增高。
三、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y):女性多见,多于5~10岁前后起病,常对称性分布, 进展缓慢。特征为进行性的皮下脂肪消失或消瘦,起病于面部,面颊及颞颥部凹入,皮肤松弛,失去正常弹性,眼眶深陷, 继之影响颈、肩、臂及躯干。部分病例病变仅局限于面部或半侧面部、半侧躯体,可能与Parry -Rombery氏综合征混淆,但前者活组织检查仅皮下脂肪组织消失。
单侧面部萎缩应该如何预防与治疗?
尚无有效预防措施。主要为避免植物神经系统的中枢性或周围性损害。
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治疗。
单侧面部萎缩治疗
除去可疑发病因素,对症治疗。可试用针灸、封闭、理疗、按摩等疗法,多种疗法合用,试用静滴复方丹参合剂,普鲁卡因封闭等。中医药虎骨酒加温按摩有一定益处。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的治疗,应视畸形的程度和范围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目前(截止2010年)尚无特效的疗法,而整形修复只能植入充填组织求得外形丰满,力求与正常侧对称,恢复基本正常的外形。用来填充的材料分为自体组织和支架材料,自体组织有自体脂肪颗粒游离移植、真皮脂肪组织移植、肌瓣移植、筋膜瓣移植等。而其中吻合血管的真皮脂肪瓣游离移植由于组织能够完全成活,移植物更加符合生理解剖特点,效果最为理想。
吻合血管的真皮脂肪瓣游离移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畸形特点设计合适大小、形状、厚度的组织瓣,然后将其连同支配的动静脉解剖出来,将其植于病变部位,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组织瓣的血管与受区的血管进行吻合,建立良好的血运,以保证组织瓣的营养和成活。因此,这种手术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
单侧面部萎缩的缓解方法
面部肌肉萎缩护理要注意各种感染,生活保持有规律,起居有常,安排好一天的生活秩序,按时睡觉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等一系列面部肌肉萎缩护理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主要常见的肌肉萎缩护理方法有哪些。
面部肌肉萎缩护理还有患者要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不能过量的运动,运动过量会加重病情,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
在治疗患者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康复的信心。鼓励患者和患者本身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脑力劳累。这也属于面部肌肉萎缩护理措施。
患者们应该要学会这些肌肉萎缩护理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这很多疾病,疾病的发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会造成威胁的。肌肉萎缩就是常见疾病的一种,当这种疾病发生后患者们对肌肉萎缩护理知识应该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