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西健康网>疾病>皮肤肿瘤

皮肤肿瘤

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组织的新生物,种类很多,临床上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以不断增殖,引起转移,威胁生命,称为皮肤癌。

内容目录

皮肤肿瘤简介

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组织的新生物,种类很多,临床上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以不断增殖,引起转移,威胁生命,称为皮肤癌。

皮肤肿瘤是现在比较难以治疗的皮肤科疾病,一般指原发于皮肤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主要包括:

1.良性皮肤肿瘤:脂溢性角化症、色素痣、血管瘤等。

2.恶性皮肤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及帕哲病(Paget病)等。

3.皮肤T细胞淋巴瘤,主要包括蕈样肉芽肿:发生于局部或全身皮肤的浸润性斑块、结节,晚期可出现破溃。

4.其他皮肤肿瘤:日光性角化病、Bowen病及皮肤附属器肿瘤等,表现为皮肤斑片、斑块、肿物等,皮损持续存在,不易消退。

皮肤肿瘤病因

多数病因不明,有先天及后天等因素,如痣类(主要是色素痣)为先天性疾病。皮肤癌是由于多种内在及外在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组织细胞异常的反应性增生。其中外在因素包括化学致癌物质、紫外线、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等。已知紫外线的照射是皮肤的一个重要致癌因素,例如接近赤道地区人群中的皮肤癌发病率较远离赤道地区的发病率高。白种人表皮中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少,对紫外线的防护作用差,因此皮肤癌的发生率亦较有色人种高。初步研究表明紫外线等致癌因素首先引起细胞核内DNA的损伤,由于机体内在的缺陷,使细胞不能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从而发生对变异DNA的复制,若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排斥、清除这种变异的细胞,即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有缺陷,这种有变异DNA的细胞将发生增殖,成为克隆,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

皮肤肿瘤临床表现

1.症状

皮肤肿瘤有良性与恶性之分。一般说来,良性肿瘤境界清楚,边缘整齐,表面平滑,大致对称;组织学检查瘤细胞核的大小、形态一致,排列规则,虽可以长得很大,但其生长并不呈破坏性,亦不发生转移。与之相反,恶性肿瘤的境界不清楚,边缘不整齐,表面可发生溃疡、出血,瘤体不对称,组织学检查瘤细胞核的大小、形态不一致,排列不规则,肿瘤呈浸润性、破坏性的生长,最终将发生转移。

2.体征

(1)皮肤恶性肿瘤恶性程度低,大部分是原位癌(如基底癌肿瘤细胞癌、鲍温病)或癌前病理变化(如红斑增生、皮肤角化病),这种癌前病变通常都不易复发转移(鳞癌很少血性复发转移,疣状癌到晚期才会经淋巴转移)。

(2)皮肤恶性肿瘤发展缓慢,基底癌肿瘤细胞癌有时会发展十几年,蕈样肉芽肿第一期会长达30年,发展到肿瘤期的时间则更长,因此皮肤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低。

(3)人的皮肤面积比较大,成人通常都能达到1.5~2平方米,患有肿瘤后即使肿瘤手术摘除一部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也较小,甚至可以疏忽。

皮肤肿瘤检查

常规检查有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免疫功能检查、病理学检查、X射线检查、B超检查、CT检查、核素检查等。皮肤病的物理检查、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肿瘤相关知识

物理照射过度可致皮肤癌

皮肤癌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多数的皮肤癌患者来源于外界的物理照射,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经常外出活动,没有注意皮肤的保养,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等因素的日益加重,皮肤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皮肤癌的诸多病因中,物理照射占有很大的的比重。

1.常见物理照射的种类

物理照射指各种光、热等各种物理因素以粒子的形式对外界产生辐射作用。可致皮肤癌的常见物理照射有紫外线、放射线以及热辐射等。

2.物理照射致癌证据

皮肤癌多见于农民、渔民及野外工作者,并好发于头面、手背等易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证明皮肤癌病因与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此外,流行病学家发现居住于赤道地区的白人,皮肤癌的发病率远较居住在远离赤道地区的白人为高,并提出皮肤癌的发病率与纬度成反比规律,亦阐明了紫外线的致癌作用,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受紫外线照射量越大,皮肤癌的发病率就越高,反之,纬度高,离赤道远,受紫外线照射量小,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低。

在以往长期从事放射工作因忽视防护措施而导致辐射性皮肤干燥症的基础上发生的皮肤癌,近年来由于放射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放射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加强了各项防护措施,职业性皮肤癌基本上已经绝迹。但在某些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经过若干年后,在放射野内发生皮肤癌的病例仍可遇及。

3.物理照射致癌机制

短期的或是少量的紫外线辐射对我们的身体不会造成影响,这样认为是对的,可是长期的积累皮肤就会受到伤害了。

适量紫外线对身体有益。适当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紫外线具有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作用,促进骨骼组织发育的作用。成长期的儿童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有利于防止佝偻病,有益于身体健康。医学上也利用紫外线进行某些疾病的治疗,如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

一方面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明显干燥、粗糙、脱屑、色素沉着、萎缩、皱纹和失去弹性,导致日光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发生于长期受日晒的老年人,常发生于面、耳、手背等暴露部位。本病20%可发展为癌,是皮肤癌的病因之一。另一方面,紫外线、放射线等物理照射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细胞核导致基因突变,从而诱发皮肤癌。

皮肤肿瘤又称皮肤癌

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组织的新生物,种类很多,临床上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以不断增殖,引起转移,威胁生命,称为皮肤癌。

皮肤肿瘤名片

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组织的新生物,种类很多,临床上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以不断增殖,引起转移,威胁生命,称为皮肤癌。

皮肤肿瘤自测

初发病在皮肤上出现隆起豆大丘疹或结节,呈灰黑色或褐色;逐渐长大,边缘不规则,色素不均匀,表面过度角化。,毛发脱落,可溃破出血;妊娠时发展快;局部受外伤刺激后,可迅速出现卫星状结节及广泛转移。

皮肤肿瘤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皮肤癌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皮肤癌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4.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5.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皮肤癌。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皮肤癌疾病远离自己。

6.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7.不要过频洗澡,最新研究表明过频洗澡也会导致皮肤癌(先皮肤出现红肿即皮肤炎,皮肤炎诱发皮肤癌),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有事实依据,专家建议一周三天洗一次澡就足够了,而且搓揉力度要舒适,身上有些污垢不会影响健康,甚至会起到保护作用,这在炎热地带是很有帮助的,若不信此言论者可参考《新疆都市报》相关报道。

8.不要过度进行人工日光浴。据《英国医学杂志》报道,人工日光浴床使用者患上皮肤癌的几率比非使用者高20%。

皮肤肿瘤诊断鉴别

1、初发病在皮肤上出现隆起豆大丘疹或结节,呈灰黑色或褐色;逐渐长大,边缘不规则,色素不均匀,表面过度角化。毛发脱落,可溃破出血;妊娠时发展快;局部受外伤刺激后,可迅速出现卫星状结节及广泛转移。

2、以室外工作者常见(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面部,开始为有蜡样光泽的坚硬小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结节缓慢向周围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或灰白色,数年后中央形成溃疡,上结棕色痂皮,边缘向内卷起而发亮、质硬陡峭、呈堤状隆起,基底为红色肉芽组织,上覆薄痂,触之易出血,溃疡缓慢向深部及周围扩大 。

3、常见于面部、头皮、阴部等处(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初起为暗红色坚硬的疣样小结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中央有角质物附着,用力剥离后可出血;皮损逐渐扩大,形成坚硬的红色斑块,表面有鳞屑,边界清楚,向周围浸润,质较硬;迅速扩大形成溃疡,可向周围及深部(肌肉与骨骼)侵犯,粘连形成坚硬的肿块,不移动,基底部为肉红色,有坏死组织、脓液及臭味,易出血,边缘隆起外翻,周围有明显炎症,自觉疼痛;如发生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发展更快,可形成菜花状,破坏性大,有明显疼痛,易转移到附近淋巴结,晚期亦可向内脏转移 。

4、好发于暴露部位(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初起为单发、半球形坚实结节,皮色正常或淡红,边缘隆起,中央有火山口样凹陷(含有角栓),常在数周内迅速生长扩大至1~2cm或更大,一般在半年内可自然消退,遗留微凹的萎缩性疤痕。

5、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的乳头及乳晕,常为单侧,初起时乳头及乳晕发红、湿润、有浆液性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黄褐色结痂(颇似湿疹),逐渐溃烂并扩大,受累乳头可向内凹陷,基底部有明显的浸润感,有微痒及麻刺感,病程极慢(哺乳期妇女,累及双侧乳头,乳头不变形,损害边缘弥漫,无浸润,有剧痒,治疗后皮损易于好转但易复发者,是乳房湿疹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