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西健康网>人体穴位>太冲穴

太冲穴

太冲,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大冲。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最低内侧神经。主治中风、眩晕、月经不调、痛经、黄疸、胁痛、癃闭等。直刺0.5-0.8寸。

内容目录

太冲穴名解

出处:《灵枢·本输》:“阴中之少阴肝也,其源出于太冲,太冲二。”。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太冲穴的特性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燥湿生风。

太冲穴位准确位置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

按摩太冲穴的手法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按摩太冲穴位的作用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太冲穴的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配合谷位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喎等。

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起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

太冲穴治感冒

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

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太冲穴刺灸法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刺法

1、向上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或麻向足底放射。

2、向外下斜刺1.0-1.5寸,有时出现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太冲穴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拇短伸肌、骨间背侧肌。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分布。足背皮肢较薄,皮下组织中走行有足背静脉网及大小隐静脉。足背动脉行于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向下往拇短伸肌的深面,分出第一跖背动脉、足底深支等。前者分成二支,分布于拇趾与第二趾内面;后者穿第一跖骨间隙至足底外侧动脉吻合,形成足底动脉弓。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在内外踝之间连线的中点和第一跖骨间隙其底间的连线上。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足背深筋膜,在拇长伸肌腱的外侧,穿经拇短伸肌表面的腓深神经(或经其内、外侧)入该肌。足背动脉发出的第一跖骨动脉则在拇短伸肌的深面,因此针再深进第一骨间背侧肌内时,可能刺及或经过动脉的一侧。

太冲穴主治病症

针麻常用穴之一。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太冲穴穴位配伍

七疝:大敦穴。

乳痈:复溜穴、太冲穴。

经漏:太冲穴、然谷穴。

溏泄:神阙穴、三阴交、太冲穴。

行步难移:太冲穴、丘墟穴。

急性病毒性肝炎:足三里、太冲透涌泉穴。

肝阳上亢之眩晕:泻太冲穴、补太溪穴、复溜穴。

行步艰难:太冲穴、足三里、中封穴。

虚劳浮肿:肾俞穴(灸)、太冲穴(灸)。

女人漏下不止:三阴交、太冲穴。

赤眼:迎香穴、临泣穴、合谷穴、太冲穴。

寒热痹痛:合谷穴、太冲穴。

贫血、羸瘦:肝俞穴、膈俞穴、太溪穴、血海穴。

癫狂痫:间使穴、鸠尾穴、心俞穴、肝俞穴。

太冲穴现代研究

针刺太冲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太冲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调节作用很敏感。有报道针刺太冲、内关、素髂等穴,对呼吸功能衰竭者有较好疗效。对青少年近视眼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疝气,失眠,肝炎,乳腺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血小板减少症,颈淋巴结核,肠炎,尿路感染,四肢关节痛,肋间神经痛,腰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等。为针麻常用穴之一。

太冲穴临床应用

实证耳聋耳鸣

主穴:耳门 听会 翳风 完骨 中渚 侠溪

配穴:肝胆火盛者,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配合谷、外关;痰火郁结者,配丰隆、内庭。

方义: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取手足少阳经之耳门、听会、完骨、翳风开窍聪耳,疏通耳部气血;取中渚泻三焦火而清窍,侠溪清泻肝胆之火。

晕厥

主穴:水沟 中冲 涌泉

配穴:实证者,配合谷、太冲;虚证者,配关元、百会。

方义:水沟属督脉穴位,督脉入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之气,有苏厥醒脑之功;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之井穴,位于中指之端,刺之以调阴阳经气之逆乱,为治疗昏厥之要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以引气下行,醒神开窍,多用于晕厥之重证。三穴分列上、中、下三部,合用而使逆乱之气顺接,升降得循常道。

感冒

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可通过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生气时按太冲穴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生气指的就是发火,或郁而不发,或干生闷气。人体能量在“怒”时,往往走的是“肝经”路线。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从理论上讲,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于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从实践上讲,生气、发怒症状的病人往往太冲穴出现异常。通过对太冲穴的针灸、按摩等,确实可以疏解病人的情绪。太冲穴在足部的反射区为胸部,按压同样可疏解心胸的不适感。

从个人保健角度来说,按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若按压太冲穴时有压痛感,那说明肯定有问题。如果没有也不妨多按揉,因为有时麻木、气血不通等也可能导致没有压痛感。用力应以适度微痛为宜,循序而进。位置可以在太冲穴附近,有时也可能在肝经的其他有结节、压痛感的部位,比如说蠡沟穴。切忌用力过大,否则会导致皮下淤血。一般一个穴按四五分钟即可。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