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西健康网>人体穴位>公孙穴

公孙穴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直刺0.6-1.2寸。

内容目录

公孙穴名解

1.公孙。公孙,公之辈与孙之辈也,言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也。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公孙名意指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太白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二是由地部孔隙传来的冲脉高温经水。冲脉的高温地部经水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与天部的气态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湿风气,故名公孙。(冲脉为经脉之海,其特点是“主渗灌溪谷”,其来源是位于人体重力场中心部的高温区胞宫,故其气血物质温压较高。而本穴位处人之足部,在地球重力场的制约下,冲脉流行至公孙穴的物质为下行的水液,流行的通道是冲脉的体内经脉,故冲脉气血出公孙穴后会急速气化。

2.足太阴络穴。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其运行为横向输散脾胃二经,有联络脾胃二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穴。

3.冲脉足太阴之会。理同公孙穴名解。

公孙穴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解剖:在拇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匪浅神经分支。

按摩公孙穴的作用

功效:健脾益胃,通调经脉。

主治:

1.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3.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操作:直刺0.6-1.2寸。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精神分裂症等。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胀痛;配丰隆、膻中主治呕吐、眩晕。

公孙穴穴位配伍

1.配丰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呕吐痰涎,眩晕不已。

2.配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

3.配束骨、八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公孙穴的相关论述

《甲乙经》:“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己乃衰,即取公孙及井俞。

《灵枢·经脉》:“去本节之后一寸”。

《医学入门》:“太白后一寸陷中”。